表示大体一致的成语

admin 2023/11/21 19:24
1、大同小异
解释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拼读

dà tóng xiǎo yì

来源

说的是侯统领一个,其实如今做官的人,无非与侯统领大同小异罢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

2、殊途同归
解释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拼读

shū tú tóng guī

来源

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殊途同归,答案只能有一个。

3、本同末离
解释

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拼读

běn tóng mò lí

来源

4、夫复何言
解释

夫:语气助词;复:还,再。还能再说什么话呢!表示感慨很深。

拼读

fú fù hé yán

来源

道德太高,任人玩弄,夫复何言。 清·章炳麟《致伯中书十二》

5、标同伐异
解释

标:标榜;伐:声讨。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拼读

biāo tóng fá yì

来源

6、不谋而同
解释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拼读

bù móu ér tóng

来源

或训鬓发,或训头饰,干宝更以为马髴,与我所想象的,正不谋而同。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7、鸱鸦嗜鼠
解释

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拼读

chī yā shì shǔ

来源

8、臭味相投
解释

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拼读

xiù wèi xiāng tóu

来源

两情不谋而合,况是彼此熟识,一经会面,臭味相投,当即互相借重,定名为请愿联合会。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八回

9、臭味相与
解释

臭味:气味。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拼读

xiù wèi xiāng yǔ

来源

10、出处殊途
解释

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拼读

chū chǔ shū tú

来源

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金·元好问《论诗》之十四

11、大相径庭
解释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拼读

dà xiāng jìng tíng

来源

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 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12、大有径庭
解释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拼读

dà yǒu jìng tíng

来源

他这次发言和上次比较,内容大有径庭。

13、不近人情
解释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拼读

bù jìn rén qíng

来源

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还说我恐吓,实太过不近人情。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二回

14、地丑德齐
解释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拼读

dì chǒu dé qí

来源

余与谷林定交且二十年,分题刻烛,良亦多矣。妄不自揣,以为当在地丑德齐之意。 清·全祖望《爱日堂吟稿·序》

15、迭矩重规
解释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拼读

dié jǔ chóng guī

来源

因先生之言,以读先生之书,如迭矩重规,毫厘不失,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16、叠矩重规
解释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拼读

dié jǔ chóng guī

来源

因先生之言,以读先生之书,如叠矩重规,毫厘不失,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17、独来独往
解释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拼读

dú lái dú wǎng

来源

古怪,独来独往,爱抬杠,你说东来他偏西。 柳青《狠透铁》

18、独一无二
解释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拼读

dú yī wú èr

来源

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19、分门别类
解释

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类: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

拼读

fēn mén bié lèi

来源

我只要现在的时务书,分门别类的便好。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

20、纷纷不一
解释

纷纷:多又杂乱。意见多而且各不相同。

拼读

fēn fēn bù yī

来源

这时部队的干部有的要打,有的要回,意见纷纷不一。 《星火燎原·三战三捷》

21、公诸同好
解释

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拼读

gōng zhū tóng hào

来源

虽经同人研究再三,余心犹耿耿,未敢公诸同好。 清·胡凤丹《〈龙川文集〉辨伪考异跋》

22、贡禹弹冠
解释

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拼读

gòng yǔ tán guān

来源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王阳在位,贡禹弹冠。 清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

23、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解释

王:汉代王吉;贡: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灰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

拼读

wáng yáng zài wèi,gòng gōng tán guān

来源

24、好恶不同
解释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和思想感情各异。

拼读

hào wù bù tóng

来源

25、不露锋芒
解释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拼读

bù lù fēng máng

来源

寇忠愍拜相白麻,杨大年之词,其间四句曰:‘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宋·沈括《梦溪续笔谈》

26、呼朋引类
解释

呼:叫;引:招来;类:同类。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拼读

hū péng yǐn lèi

来源

丹士呼朋引类,又去约了两三个帮手来做。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27、引类呼朋
解释

引:招来;类:同类;呼:叫。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拼读

yǐn lèi hū péng

来源

因而引类呼朋,群相效尤,遂成痼习。 清·林则徐《颁发查禁营兵吸食鸦片规条稿》

28、慨当以慷
解释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拼读

kǎi dāng yǐ kāng

来源

与知己别来十年,而此生遭际,慨当以慷,乃有出于契阔之外者。 清·侯方域《复倪玉纯书》

29、苦乐不均
解释

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拼读

kǔ lè bù jūn

来源

初年摊之一甲一里,次年摊之二甲二里,各年差徭多寡不等,即里甲认派苦乐不均。 《清史稿·食货志二》

30、类聚群分
解释

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而聚合,各种事物因类别不同而区分。

拼读

lèi jù qún fēn

来源

方天地设位之初,类聚群分,以戴其尤能者为之长君。 宋·陈亮《回答》上